
《Vanity Fair》是全球知名雜誌集團康泰納仕旗下一本專門報導影視明星的娛樂雜誌,如果你看曾經看過這本雜誌,一定對上面這樣的描述很生氣,因為我根本沒有把它的思想深度、影像品質和議題創造描述出來,多數人(特別是臺灣的雜誌讀者們)習慣認為影視娛樂雜誌一定是八卦輕薄花邊新聞,《Vanity Fair》根本就是一個徹底的反例。每年三月它針對美國奧斯卡的特別號,是它年度的重量級企劃,這次就讓我分享今年三月號的閱讀心得。先說明一下,在臺灣販售的《Vanity Fair》會分美國版和英國版,內容其實一樣,差別是廣告頁數不同,偶爾你還遇到一樣是美國版,比較厚的賣比較便宜,比較多廣告頁的版本零售價比較低。我喜歡看廣告,因此我買的是美國版。
6-1收穫一──凱特布蘭琪的香水廣告。翻閱這種雜誌特別號,要穿越從封面開始動輒二、三十張的跨頁時尚品牌廣告,沒有厲害的視覺根本不可能跳出。凱特布蘭琪這系列廣告拍的真好,是視覺亮點。提醒台灣同類雜誌,要有這樣的效果,選紙和印刷的品質絕不能便宜行事。
6-2 收穫二──大品牌和大師聯手作影像。LV的平面廣告習慣和大師配合,這攝影大師布魯斯韋伯(Bruce Webber)、安妮萊布尼茲(AnnieLeibovitz)和尤爾根泰勒(Juergen Teller)幫 LV拍的影像。露出位置在編者的話右邊,推測是非常值錢的版位。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037期 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