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盛&漢漢】跟著好奇的雙眼四處探索 我的世界因為你開闊

Cover story Meow and Bow-Wow

 駱亭伶、梁維庭

 韓承燁

協力拍攝 北歐寵物旅館

林清盛 人生大半時間在臺北,單身主義,對「家」的認定始終未明,直到遇見天性純善的黃金獵犬「漢漢」。將與漢漢相伴的歷程,寫成《第十個約定》。曾主持臺灣第一個同伴動物廣播節目《阿貓阿狗逛大街》,現居花蓮,繼續從事廣播工作。

 

養狗會改變一個人的個性,因為學習如何跟另一個生命相處,世界變大了。
養狗會改變一個人的個性,因為學習如何跟另一個生命相處,世界變大了。

 

 

 

 

 

 

 

又一天要結束 猜想你現在做什麼
是否想我 也許什麼都沒有 點一根安慰自己的香煙
準備去迎接那種不願告人的心慌……

 

「嗨,聽眾朋友好,這裡是News 98 電臺,剛才為您播的歌曲是陳昇的〈子夜二時,你做什麼〉……」記得那年剛服完兵役,北上找工作,我心中卻清楚總有一天會回花蓮。如果要找一個不受時空變遷影響的工作,不知為何,浮現的就是在空中陪伴聽友的廣播工作。

在電臺上班的日子,忙碌而固定,卻因有天同事邀約一起去看小狗,改變生活的輪廓。當看見一窩土豆色幼犬,像毛茸茸點點不斷蠕動,其中個頭最大的,竟能在我懷中安睡,一動念就回不了頭,從此我都勸朋友:「不要隨便看幼犬。」黃金獵犬貝克漢「漢漢」就像意外的旅客,闖入了我的生活。

有人說,有養狗跟沒養狗過著完全不同的人生,一點也沒錯。家中多了小床、狗碗,假日一到就是打掃拖地,張羅洗澡。原本上下班都走同一條路,有了漢漢後,即使是早晚固定的遛狗行程,也想跟著一雙好奇的眼睛,鑽進不曾走過的小巷,發現新開的小店,一天一點地把世界拓寬了。

許多朋友都說我變得開朗,我想是因為狗比人有定性,又心事單純,即使是同樣的路,也因自然光影和四季花草的變化,無時不刻覺得新鮮。有時也會因為天氣或心情影響想偷懶,但只要牽起繩子,心境就不一樣,惱人的紛擾隨著踏出的腳步分散出去,不再留在屋裡。而每天下班心繫著有隻小動物在等我回家,讓我終於明白,心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看著北歐寵物旅館店狗Level 慵懶可愛的睡顏,林清盛說協助訓練和送養流浪狗狗是目前自己比較想做的。
看著北歐寵物旅館店狗Level 慵懶可愛的睡顏,林清盛說協助訓練和送養流浪狗狗是目前自己比較想做的。

 

養漢漢的第二年,電臺鼓勵同仁開新節目,我和同事都碰到飼養問題,決定自己企劃主持一個跟貓狗有關的節目。原以為撐不到一年,沒想到一做就是十年。我就像是銜接動物與人之間的橋梁,除了固定連線獸醫師與動物行為專家為朋友解惑,每週整理狗狗貓貓新聞,以分享、說故事的方式,喚起愛護動物同理心,期望能減少棄養發生。

而節目做久了,知道謾罵、批評容易得到迴響,卻讓人失去了思考的空間,甚至變得無感,我刻意減少煽動情緒的動物傷害新聞,雖然世上從不缺少悲傷,而廣播的特色是陪伴,如能穿越悲傷傳遞出「好棒喔!」的念頭,是我可以一直做下去的動力吧。

漢漢是隻貼心又親人的狗,記得幾年前開始出現寵物溝通師,我想去了解,漢漢就成了小幫手。出門前我告訴漢漢,今天會碰到一個懂得牠的話的人,想說什麼都可以告訴他。後來寵物溝通師告訴我,漢漢對他說:「我爸爸說,今天是來看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哈,我忘了不假修飾是動物的天性,小幫手的心思是藏不住的。

和漢漢相處的12 年,是我人生中最完整的歲月。在牠因血管瘤急速擴散而倒下的時候,我請假在家陪伴他度過生命中最後的七天,對我來說,這是我與漢漢的約定,也是我做節目的宗旨,不主動鼓勵飼養貓狗,但只要養了就一定要陪牠到最後。

漢漢生病離開之後,我決定把牠的骨灰帶回花蓮入土。在北返列車上,我決定提筆寫下《第十個約定》,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書寫那些看似瑣碎的,微不足道的日常細節,洗滌也療癒 了自己。書中刻意不放漢漢的照片,希望幫助 有相同經驗的朋友,釋放過去。我理解那些悔恨與突然離開的無奈,如果能大哭一場也好。 不論是書寫、唱歌或是畫畫,留下來都會是很好的療癒。

現在回到了花蓮老家,總有朋友問我會不會再養貓狗,誰知道呢?一次收養一隻,擔任浪浪中途是比較適合的,但我得跟抗拒養貓狗的老爸溝通好,幫他做好心理建設,或許哪天會有需要幫忙的小動物到我們家敲門也說不定。●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