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Joying Chang
曾效力於數個文化藝術組織,2011 年夏天和先生一起回到台中成立「旅人之森生活旅行案內所」,發願把每次旅行都過得像生活一樣自在。
攝影= Joying Chang ・Louis Kang ・米力
我念大學及研究所的幾個寒暑假因為學日文、交換學生及實習等原因,造訪過日本、中國及美東,但真正開始有旅行意識是踏入社會,在經濟能力及時間上擁有雙重的自由後,才開始學習規劃自己想要的旅行。
我的工作是負責展覽活動企劃,交通距離短又充滿各式新鮮事物的東京是我第一個選擇,出發前看了很多書、上網爬文找資料做了整個旅行企劃,短短七天的時間塞滿了不可能走完的行程,每天早出晚歸貪心暴走於各區博物館、美術館及設計小店,把每天當成是世界末日般地活著。
我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計畫著去日本,每當一有時間放假,我的電腦資料中一定有好幾個行程可以選擇。一開始旅行,我對於該怎麼選擇旅館沒有太多在意,後來,隨著個人旅行經驗的演進,便開始嘗試不同的旅館類型、不同的居住地點,去年獨自的一個月的東京旅行,就嘗試了日式老旅館體驗純日式的服務,另外多數時間是住在「長租旅館」,一次長租七晚以上最划算。
房間裡頭還附有簡單的小廚房,鍋具等設備等一應俱全,可以去附近的便宜超市或菜市場採買回旅館自己煮食,也附有洗衣機等設備,對於一個人長期旅行來說非常經濟方便。除了這兩種住宿型態外,其實也考慮過找東京民宿,但因為沒有遇到令我喜愛的民宿而作罷。
直到今年春天的東京行,拜訪「目白隱宅」之後,開啟了不同的東京旅行方式。「目白隱宅」是我的插畫家朋友米力的經紀人Cake 在日本的家,約從一年前它開始設計整修時我們就得知並時常注意它的動態,因為主人對於細節的要求,整修期間花了許多人力物力及時間,加深了我對它的期待。
從目白車站出來穿越巷弄約5 分鐘,我們來到「目白隱宅」。踏入隱宅內部,迎面所及是插畫家米力設計的一大面山茶花牆。這裡擁有一個家的元素與舒適,於是我們在東京也擁有一個家。管家小康引領我們到達隱宅的路上,貼心地解說周邊環境,小巷子裡頭隱藏著好厲害的藝廊、花藝咖啡館、和洋菓子店、麵包店、食堂……等等。
(本文摘錄自《小日子》雜誌0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