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擾繁華的城市裡,有沒有一個可以讓心暫時地歇息,替漂泊疲倦的靈魂,洗去塵埃的地方?
「穆勒咖啡館」,取自碧娜.鮑許(Pina Bausch)同名舞蹈作品《穆勒咖啡館》,期望以劇場思維展開,以空間場域,讓熙來攘往的人們彼此交換故事和心情,提供一個可以休憩、放鬆的場所。
溫煦舒適,是穆勒咖啡館給人的第一印象。位於臺北市大直,獨具風格的穆勒,一樓是咖啡店,提供咖啡、甜點及輕食,咖啡使用公平貿易咖啡豆;B1為獨立空間,不定期舉辦藝文活動,偶有電影放映。
每個禮拜五,穆勒的空間裡「音樂開始的地方」會有獨立樂團駐店演唱,沒有售票機制,表演者的酬勞全來自觀眾的自由打賞,穆勒想要提供一個舞台給更多的音樂人,讓他們的音樂能夠被更多人聽見。
拜訪的時候碰上了「黑眼圈」樂團,由兩名大學生組成,以吉他為主要伴奏,男主唱低沉嗓音搭配女主唱乾淨的歌聲,沒有華麗排場,不造作、隨興的唱出每一首歌,那些來自於生命裡的掙扎,就像是低語般,在店裡流洩。音樂的呈現,往往結合了歌手的生命經驗及對周遭事物的感受,也許剛好某些時刻,和觀眾的心境感受相互映照,這就是音樂奇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