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菜籃族的時尚味覺 用時光搏感情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屏東.CAFÉ

口述=戰士

豪邁外貌,常被誤認為原住民,不囉嗦卻又有問必答的貼心店長。當其他人還在為升學煩惱時,早已選定賣咖啡為志業。對人生抱持「簡單想」,悠遊於自主生活。

撰文=葉思吟
攝影=林科呈

戰士(右)定下來當店長,老客人也跟著來捧場。
戰士(右)定下來當店長,老客人也跟著來捧場。

在變身文青咖啡店店長之前,我已經在屏東街頭「叫賣」咖啡長達十年,青少年階段,便已經拜師學藝,投入這項行業,一路走來,從未考慮過轉換跑道。

對餐飲業有種莫名憧憬,如同想留在家鄉屏東生活一般。當同年紀的朋友紛紛嚮往都會繁華生活,但是,我未曾心動也從未遠離,一無反顧地想賴在這純樸的地方過日子。

不過,年輕人想在屏東生活,必須設法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尤其創業並不容易。我曾試圖尋找相關餐飲工作,但受限於身材,無法如願,但還是不想放棄賣咖啡慾望,因此決定直接走上街頭賣咖啡。

去哪賣呢?在普遍儉省、中老年人口佔大多數的屏東地區,哪裡能遇上喝咖啡的族群?這就必須靠自己發揮想像力,並以日積月累的敏銳觀察去發掘。就這樣,從一天僅一、兩 杯,到後來買菜媽媽或阿嬤都會光顧,甚至現在開了店,還會特地繞過來捧場,就不難理解我的屏東「街頭咖啡」哲學:不只是賣咖啡,更是賣「搏感情」,宛如心靈諮詢站。

在屏東,若只想複製在都會區「成功模式」,恐怕是行不通的。因為生活習慣與口味差異,到最後會發現上前捧場的,多半是受到我的誠意感動以及想嘗鮮的菜籃族。有時候,連擺了好幾天,根本沒生意上門,可是因為堅持每天都在,那些婆婆媽媽漸漸認識、也理解我在做什麼,便會主動走近聊聊。

原來在她們心中,「喝咖啡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如果你期待她們像年輕人一樣,帶著電腦、獨自走進一家有冷氣的文青咖啡店混幾小時,那遠超出她們的生活經驗,門檻太高。而當我選擇主動走進她們的生活情境 裡,則如同開啟她們與世界接軌的另一扇窗。在買賣咖啡之間,彼此也變成忘年之交,從天氣到柴米油鹽無所不談;而這正是令我樂此不疲、著迷投入的工作魅力。

這種天天出門,推車到市場、郵局門口賣咖啡的「漂浮不定」日子,近年來,越來越感受到家中長輩不解的眼神,或許是心疼我 「不知到底每天在忙啥」,激發我認真思考,似乎該讓自己「定」下來了。

因緣際會下,找到現在咖啡店所在位址,地點靠近市中心,每天固定擺攤。雖然短時間內失去一些老客人,但卻慢慢接觸另一批年輕客族,過路客慢慢變成熟客,最後竟然變成合夥人,出錢出力設計整修展開新局面。

空間氛圍或許變了,但我對咖啡與客人的關懷依然沒變。過去在菜市場結交的咖啡主顧,有些會主動來找我,也開始走進咖啡店。現在在這裡,不只年輕人有地方可窩, 銀髮族也來了,甚至有阿嬤帶孫女一起來喝 咖啡,想起那畫面,便備感溫馨,我想,這絕對可算是屏東最獨特的咖啡風景。▍

 

「偷咖啡」 屏東市福建路124號 08-733-6580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