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小日子 x 印花樂
口述 沈奕妤、邱瓊玉、蔡玟卉
「印花樂」創辦人。三位原是高中美術班好友,2008年開始一起投入印花織品,以臺灣的圖案為元素,深受海內外觀光客喜愛。
文 小日子
攝 林志潭

印花樂成立至今快十年了,這些年來,我們很堅持用臺灣的圖案做設計,所以從最早期的「臺灣八哥」系列,到傳統建築中的鐵窗花與舊花磚,我們發現臺灣的美就像是一本大圖鑑,翻也翻不完。
深入研究臺灣自然生態與庶民生活裡的紋理,我們發現許多生物都已瀕臨絕種,老建築與舊裝飾也隨都市開發而不復存在。這種警訊讓人焦慮,於是我們越來越重視人與環境的關係,努力藉由商品設計作為媒介,以柔軟的方式闡述剛硬且嚴肅的議題。
窩在城市裡看到的世界很有限,我們很鼓勵團隊成員外出旅行,走進大山,踏上大海,視野與心胸變遼闊,做出來的產品也會更有深度。


去年我們一起去宜蘭賞鯨,徜徉大海上,卻完全沒看到鯨豚蹤跡,倒是看到許許多多的海漂垃圾。這個衝擊化為創作靈感,我們發展出「海的寶物」印花系列,在湛藍布匹上優游著魚兒,但仔細一看,魚群裡錯落著船隻與捕漁網,看似可愛,卻有點殘酷,但這就是目前的生態樣貌。
我們一直有更長遠的目標,希望能透過「印花樂」的品牌力量,將環保議題講得更深、更紮實。因此從去年底就在醞釀大型活動計畫,起初苦無舉辦大型活動的經驗,偶然間靈光一閃,心想淨灘結合藝術節好像是個不錯的點子,將這個概念提供給許多人,受到熱烈迴響,許多品牌都熱切表示參加意願,於是11月4日的「快樂浪花──淨灘藝術節」就這樣定案成形了。

活動選在臺北金山的中角沙珠灣,浪花打進這個海灣,潮退後卻留下巨量垃圾。因此我們一早會跟淨灘團體「RE-THINK」帶領大家淨灘,這不只是彎腰撿垃圾那麼簡單,其實海灘上有些東西能撿,有些則要留在沙灘上;活動過程更要留意沙灘上的海龜與海鳥蛋;後續透過垃圾分類,更能進一步理解海灘上的垃圾組成,進而反思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否妥善處理手邊的廢棄資源。
除了淨灘,各式藝術活動表演也是重點。「舞蹈生態系 Dancecology」是臺灣第一個以自然與藝術人文結合為理念的跨領域創作團隊,當天舞者會以大家淨灘收集而成的垃圾作為創作舞台一部分,以肢體展演引領大家去思考大自然面臨人造垃圾的衝突與後果。


人與海灘的關係應該是單純且美好。我們在海灘上安排了小型音樂會,迎著海風人聲混音海潮聲,還有迷幻的手碟演奏,當天的氣氛會很自在。若想讓身體更親近自然,也能提前報名沙灘瑜珈,與來自澳門尋覓自我的瑜珈老師一同深呼吸,延展身體。
更酷的是,我們與藝術家游文富老師合作,他會在沙灘上以八萬支竹籤打造大型地景藝術。竹籤從岸邊的漂流木群向海面延伸,顏色由白至藍,漸層色彩有著海天一色的意象。大自然不只是人類的老師,它更是藝術與美的展演平台。

因為籌畫這場淨灘藝術季,讓我們認識到臺灣有這麼多人正在為生態環境努力。希望能透過這些精采的人物與活動,吸引未能好好思考生態保護的人前來看看。從思考開始改變,從小地方做起,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環保力量都是日常裡最美好的行為藝術。
快樂浪花──淨灘藝術節
2017.11.04(SAT)9:00-17:00
臺北金山 中角沙珠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