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林鄉野間 找到想像中的自在之地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美濃閒適生活實踐

口述=葉子Woody
熱愛閱讀、攝影、寫作,曾探訪臺灣各地有機茶農,期待創設空間分享故事,逐步實踐「自己的麵包自己做」,在簡約生活中展現多元價值。

撰文=葉思吟
攝影=陳志華

Woody從文人變身主廚,在鄉間開創出另一條人生旅程。
Woody從文人變身主廚,在鄉間開創出另一條人生旅程。

離開繁華臺北,三年前南遷高雄,然後移居農村美濃。我們好比時空旅人,順應人生不同階段,在島內不斷移動,尋找想像中的自在之地。

「既非客家族群,在此也無親無故,為何移居到美濃?」這是朋友拜訪時,幾乎無一例外的提問。過去時常登山,嚮往居住山林間的我,總是回答:「想搬到有山的地方。」而在走訪尋覓臺灣多處後,命運把我們帶到了這裡,一個素聞民風強悍,反水庫、反對農地過度開發,以及曾經是「最多博士出身地」的人文聚落。

然而,事實上,老街上的大樹、水圳溝意象,在起初踏進美濃時,已深深烙印在心中,彷彿走進日本某處綠川古都,青山綠水環抱,風土民情依舊,偶聞孩童戲水嬉鬧聲,時光在此似乎走得特別慢,許多人的童年回憶,或許還能在這找到一些些痕跡。搬到鄉下,說起來容易,但對習慣大城市便利與光鮮亮麗的媒體工作者來說,身心靈仍需重新調整。幸好,童年在屏東阿嬤家成長以及大學時期累積的登山經驗,當選擇回歸平淡,貼近自然生活時,一切並不陌生。

幸運的是,來到美濃後,透過朋友很快結識在地鄉親,進而連結到同樣「移民」鄉下的志同道合朋友,聊起天來格外契合,對「生活該是如何」的理念接近,彼此樂於協助分享,原本陌生感逐漸消除,有時還會收到鄰里送來鮮蔬好物。

由於工作關係,採訪過許多人的生命故事,撰寫各式各樣的小日子,慢慢地,我們也想嘗試跨界創作,因此興起經營一個空間,分享朋友喜歡的好物,把從各地收集到的私房料理、有機茶、咖啡、無毒檸檬等,藉由私廚工作室傳遞出去,以此述說默默耕耘者的故事,讓更多人認識臺灣的美好。

「一葉.旅人.小廚」分享朋友喜愛的食材與故事。
「 一葉・旅人・小廚」分享朋友喜愛的食材與故事。

很長一段時間,我經常出國自助旅行,背著相機,帶著輕便行囊,借宿簡單的B&B,搭巴士、火車穿梭歐洲,進到鮮少有亞洲人的義大利山區,漫步英國及蘇格蘭湖區步道,踏察雲南山寨等,對於貼近自然,取材在地的有機生活型態,本就十分嚮往。所以,也期待透過創設空間,舉辦旅行閱讀、攝影展演、創作交換等活動,串聯多元管道,吸引更多人走進農村,體驗五感慢活旅行。

積極融入在地生活與向當地人學習後,從中 發現美濃人有一個特色:手藝很巧。就客家美食來說,醃蘿蔔、鳳梨、做粿都是基本, 至於栽種玉米青菜、手做饅頭則是家常便 飯。偶爾還會聽到某處有人很會做麵包、擅 長採野蜂蜜,誰家種野生山茶等,鄉野間的佳話傳得特別快。

雖說這裡是農村,但這些年不斷聚攏想下鄉務農的年輕人,各有理念,加上城鄉間距離不遠,往來交通工具便捷,藝文交流還算頻 仍,「一天生活圈」已司空見慣。日前在有 心人出資與「美濃愛鄉協會」促成下,於熄 燈多年的「第一戲院」外廣場播映《新天堂樂園》,男女老少邊看電影邊拍打蚊子,構成一幅難得畫面,為農村的平淡生活,增添 不少樂趣話題。▍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