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咖啡館說再見
我們一定還會相遇


一間咖啡館 詩人的創作基地




咖啡館像一個避難所,每天完成幾項勾選事件,我就要旋進裡頭,避避心內的苦甘。今年臺南的梅雨下得特別重,連著日夜幾十天不停,就著厚厚的雨,街道上泛著一片水澤,雨衣離不開身。這時候的咖啡館是屬於私人的。

「山吹社」是我的避難所之一,藏身在小巷中。店主人小同有著奇異的幽默感,時常遞來不知道從哪發掘的怪奇漫畫和影集。初次認識小同是兩年前在另一家咖啡館──正手,我去早了,鐵門深鎖,他突然冒出來,對我招招手,拉開鐵門引我進去。他給我一塊麵包,一杯茶,我們開始聊天。南移的北部人,30 多歲,中性生理女。兩側削平的髮線留一隻辮子,骨架很好看,是穿什麼都合版的身型。

為什麼留在臺南?也許是為了愛情,愛上一個臺南人,就這樣留下來。也許是為了愛情,培養遛狗習慣,在異鄉安定下來,學習咖啡手藝。

山吹社的招牌第一次掛起來是今年初的事,小同伏在桌上寫菜單,除了咖啡,也有主餐,一種是野菇燉雞,一種是燉牛肉,還要有甜點,甜點要出什麼呢?我試吃過他的法國球,法國麵包做成球狀適口性強的做法,有小球,也有大球。還有磅蛋糕和布朗尼。小同的烘焙技術是才華型的,給他一本食譜,他就能施展原味重現的能力。完成菜單,屬於小同風格的咖啡餐飲就這樣開始了。

店務稍緩的時候,他會拉把椅子坐下來跟我聊天,說說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諸如:買菜的時候被雨困住了、去市場吃個生魚片丼飯再回來開店等等。我們也會一起抱怨這要命的雨,下個不停,都長香菇了!

本以為此後多了一個廝混據點,孰料這樣的日子沒有過得太長,某一 日,小同忽然說兩年的南漂生活要結束了,他爸媽在新竹北埔買了一棟老屋,要裝修成咖啡館給他開店。

我看著小同做手沖,一圈一圈的往咖啡上注水,時間啊,好像滴漏壺一樣,芬芳地蒸餾在咖啡杯,留在唇舌上的甘美。我想著一起聊過的那些,我創作上的、他料理上的,我們沒講話而任由空間裡音樂流動的,都會因為距離過往更遠一些而讓我們也更成熟了一點,我撫摸自己的臉頰,感到溫熱。未來的山吹社也會是這樣令人感到微熱的吧!●





 何景窗
圖片提供 Keefü Table 餐桌椅



何景窗 即興書法詩人。擅長將生活入詩,並以書法方式呈現,風格幽默溫暖。著有詩集《席地而詩》等。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