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Good ideas for businesses
口述=王桐盛(小龜)
傳統餅店第三代,從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畢業後,曾在臺南、臺中的設計公司任職,2012年由臺中返家,改造自家餅店,走出新路。

在臺南永康區的西勢里從一百多年前開始,只要村民家中添丁,便會有「擔餅」至庄內的「廣興宮」謝神的習俗,發展迄今成為每年農曆正月 二十日舉辦的「擔餅節」,只要這一年內家中有男丁誕生的家庭,便會挑著大餅到廟裡祭祀,酬謝元帥恩典後,分送糕餅予親朋好友一同分享喜悅,水果餅也成了當地特有土產。
最早的擔餅並無內餡,在我爺爺研發出水果內餡後大受好評,餅店名氣在當地就此打開,然而隨著時代演變,在沒有做廣告與少子化的影響下,生意日漸萎縮,當地做大餅的也剩不到5家,如果未來沒有年輕人投入的話,可以想見不久的將來就會消失。
因為我很懷念小時候在旺季時節,全家族會一起動員趕工製餅的情景,一直覺得這種把福氣、喜悅分享給大家的特有文化,若是漸漸消失會令人感到相當可惜;再者傳統餅店的淡、旺季十分明顯,父親在淡季時會兼差開卡車或者從事農務來支撐家中經濟,但即使如此辛苦,父親卻從來沒有放棄製餅事業。這更讓我有必須傳承下去的使命感,在與長輩溝通後,便決定回鄉為家中盡一份心力。
身為家族事業第三代的我,想要在自家二次創業建立品牌,從有想法到到投入執行大約籌備了兩年。當時白天仍在設計公司上班,晚上才有時間收集資料,最初的想法就是要納入文化與創新的元素,讓整體形象年輕化。除了原有的在地及鄰近鄉鎮的老顧客外,主要設定客層擴大到20到40歲的族群,所以品牌及包裝成為我首要的設計重點。
從前只有逢年過節及神明生日才會有訂單,為了 減少淡旺季的銷售差距,決定從拓展產品種類下 手,除原有的橘子、梅子內餡外,進一步研發出 洛神、金棗等新口味,也推出了鳳梨酥,但在創 新之外仍保留傳統,果餡從購買水果削皮去籽開 始,全是自家手工熬煮調製。我的想法是希望將 來可以朝向依照傳統節氣,採用符合時令的新鮮 食材來研發不同產品,這也是現在流行的向小農 購買、與吃當季食材的潮流。
起初在網路上販售,也曾與「愛評網」合作,舉 辦部落客試吃活動,在知名部落客的推薦下,首 家來店內採訪的媒體竟然不是來自這塊土地,而 是來自新加坡的電視台,漸漸的也開始有越來越 多通路商與展覽單位會與我們聯繫。在選擇合作 對象上,希望找可以彰顯自家產品文化意義與轉 型努力的伙伴,畢竟這兩點是我創業及轉型的根 本,今年則在與「林百貨」相談甚歡下,成為我 們第一家百貨通路,算是又跨出了一大步。
我偶爾會懷念上班族的生活,在設計公司工作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但自家事業必須在傳統與現代間找到平衡點,創業雖然佔據了我多數的時間,但我仍會排出行程去拍照、去汲取不同的生活體驗。
餅店的實體店面周邊並沒有觀光景點,卻也曾吸引許多國外客人專程搭車過來,日本、美國、非洲、墨西哥、香港 都曾有客人來訪,令我們受寵若驚。曾經有移民美國的 臺灣人來店裡,專程來尋找懷念的兒時味道,讓我感動 之餘也堅信,藉由這門生意將文化傳承下去的動機是正 確的,也是支撐我持續前進的動力。
Info.
王西勢食品行
Tel. 06-205-8563
Add. 臺南市永康區富強路一段326號
www.wangxishi.com.tw
FB:王西勢食品行
成立時間 / 2012 年底開始網路販售,實體店面於 2013 年 7 月正式營運。創業團隊 / 家族成員,目前由第三代小老闆王桐盛接掌。主要客層 / 老一 輩客人及 20 至 40 歲的新客群。商業模式 / 古早味大餅換新式小包裝,實體店面結合網路、百貨 通路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