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撰文=鄭雅文
攝影=韓承燁

黃子轟
2010年成立背包品牌「my Q bag」,曾就讀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及舞蹈系,現為如果兒童劇團駐團藝術家。以純手工訂製後背布包,製作時靈感一來,還會起身跳舞。
Q:過去求學經歷如何影響你創作背包?
A:大學時我從戲劇系轉舞蹈系,學舞蹈的人為了避免干擾動作進行,耳環、手環都不能戴,衣服也為了練舞穿得比較貼身、簡單,所以唯一能花心思的部分就只剩後背包了。因為之前讀戲劇系時,有做戲服、道具的縫紉經驗,就決定自己做後背包,單純以布料為材,沒有任何金屬扣環,呈現一種很純粹、有機的樣子。
身邊的朋友看到我的背包,覺得很喜歡,便開始為朋友訂製,隨著訂單越來越多,也就自然地成立背包品牌。劇場界的圈子其實很小,在口耳相傳下,演員蔡燦得、樂團旺福主唱瑪靡、貝斯手推機都曾經和我訂過包包,有個朋友還開玩笑說這是劇場界的背包。
Q:如何運用布料變換出不同的後背包?
A:我喜歡玩布料的材質,麂皮布、古布、緹花布、水洗帆布,每一塊都有不同的紋路,素色外觀,內裡是花布,打開包包就像到另個世界。出國旅行時會特別到各國的布市逛逛,挑選布料做成背包,布料反映了國情,泰國人較為開朗、不拘小節,所以布料相對活潑、色彩鮮豔;日本人個性嚴謹,布料就比較規矩、精緻。
Q:關於旅行,你有什麼樣的背包設計想法?
A:我曾經背著自己做的背包,到太魯閣的錐麓古道爬山,路 一旁就是懸崖,山林氣息很強烈。自己是個很喜歡旅行的人, 所以針對背包,也特別設計兩個較深的側袋,可以放水壺、雨 傘。每當扛著我的背包到市集擺攤,看見客人因為我的作品而 露出驚喜的表情,就是最開心的事。